(文/张晓 郭凤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之一,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现代化的认识达到新高度,对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价值目标,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已经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执政党使命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环境就是民生”“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我们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求我们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只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合理利用自然,友好保护自然,自然才会慷慨回报,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绿色发展根基。
旨在追求可持续发展,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如何使当代人的发展不剥夺和牺牲后代人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空间,使现代化实现代际的良性发展,这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在维持当代人发展生态空间的基础上提供足够的生态承载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一体的绿色发展之路,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当前要破解的一个重要矛盾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这一矛盾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是从工业文明形式转向生态文明形式的现代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中国式现代化决不沿袭传统现代化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发展模式,决不走西方工业化所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创造一种以生态文明为特征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同时,中国也正在实施世界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植树造林计划,已经成为世界上净增森林面积最多的国家。特别是新时代10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提供了行动指南。中国式现代化把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集于一体的价值取向,不仅是对子孙后代负责,更展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人类发展应有的担当。
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决定了我们必然选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传统现代化理论,是一个积极协调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矛盾的过程,具有深刻的文明示范性。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西方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一些西方国家相继发生多起环境公害事件,损失巨大,引发人们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旨在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我们应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见证,现代化的水平不仅仅表现为物质财富增长的能力,其最终要体现在为人类谋发展谋幸福上。中国式现代化,对内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来切实保障人民福祉,对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在这一重大问题上,中国“言必信,行必果”。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我们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积极倡导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全民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忠实履行大国承诺,充分展现大国担当。大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必将为人类现代化拓展生态文明新视域、提升社会文明新境界。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以上消息来源:解放军报、人民网 责任编辑:刘圆圆、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