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下午,手机突然连着闪现了两条消息:“老师,你给我爸打电话干啥啊?”“这种事情有必要给家长打电话吗?大学了,还跟家长告状……”,心里咯噔了一下,果然,还是被学生质问了。
原因是下午一个学生给我发信息,说她想把私家车开到校园,因为家是本地的,方便周末往返,但是保安不让,必须辅导员带她到保卫处登记才可以。我看到消息的第一反应是“不太可行,安全隐患太大了”,一是学生才大二,拿到驾照应该没有多久,在校园内和回家途中的行车安全无法保证。二是院系并不鼓励学生开车入校,因为本地学生比较多,且家庭条件都比较好,容易效仿,后期安全隐患更大。于是给学生解释,最好不要自己开车往返,并建议尽快开回家,或者家长来把车开走。考虑到此事可能存在校园安全隐患,还是给家长打个电话核实一下是否知情比较好,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这种情况之前也出现过一次,在假期询问学生是否安全到家的时候,一个学生没有按时返乡,去了别的城市,在我向家长打电话告知之后,学生被家长批评了一顿,转而开始质问我,也是同样的语气和口吻:“我已经是大学生,是成年人了,你辅导员有必要还给家长打电话吗?”
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我也开始思考,“辅导员,有必要给学生家长打电话吗?”
答案是:“有”。
首先,有些学生为什么害怕甚至反感辅导员给家长打电话?真的如他们所言,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可以为自己负责,不需要家长知道自己的情况吗?换种情况,如何现在给家长打电话是为了给家长传达喜讯,向家长表扬学生,学生还会气急败坏跑过来质问吗?很显然不会,所以,在他们倔强的坚持自己是个“成人”,需要自由的外表下,隐藏的不过还是那个因为犯错而害怕被家长批评的“小孩子”罢了。此外,辅导员给家长打电话大部分情况是因为学生违反了学校规定或者出现了人身安全相关的问题,此时,学生也会因不想让家长操心觉得愧疚从而抗拒让家长知情。
其次,电话要打,但也要讲究方法。大学生处在青少年向成人的过渡阶段,自我意识强烈,结束了初高中在父母眼皮子底下读书的日子,迫切地需要脱离父母地掌控,同时自尊心强烈,觉得“给家长打电话”这件事让自己没有面子,所以作为“给父母打电话的人”——辅导员,要意识到:
第一,打电话需慎重。对于不涉及到学生本人及他人人身安全和严重违规违纪的同学,非必要不给父母打电话,尤其是犯了非原则性错误的同学,学生犯错后的时间节点也是教育和引导学生的关键时期,如果学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辅导员约定好今后将如何改正,此时辅导员如果答应学生不给家长打电话,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辅导员心存感激,同时也能和辅导员建立一定的信任基础,有利于之后更好的教育引导学生。
第二,打电话需沟通。如果出现了必须要和家长打电话沟通的情况,辅导员可以提前和学生沟通好,让学生有个心理准备,这个时候一定会有一些同学会和辅导员软磨硬泡,询问是否可以不给家长打电话,此时辅导员一定要坚守原则,该打的电话一定要打,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及时和家长沟通学生的在校情况,是辅导员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第三,打电话需均衡。以往有一个误区,觉得只有学生犯错了辅导员才会给家长打电话,因此辅导员在平时也可以多和表现优异的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意识到联系家长是辅导员日常工作,避免让学生觉得辅导员给家长打电话就是“告状”。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辅导员,总是不能很好把握与学生的距离,太严厉了担心学生遇到困难不愿意和自己讲,太温和了又担心学生会觉得辅导员“很好欺负”……所以,想成为一名“恰到好处”的辅导员还任重而道远,加油!与和我有着同样心境的辅导员同仁共勉!
摘自:高校辅导员在线
作者: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范丽敏